我的账户
贝尔新闻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贝尔新闻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贝尔新闻网公众号

贝尔新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vivo“造芯”:一个冒险的决定

2022-01-22 发布于 贝尔新闻网
6466电影网免费看大片 https://www.6466.xyz

  要摆脱“看上去很美好”的怪圈。

  历时24个月、超300人研发,vivo秘而不宣的芯片战略浮出水面,首款自研专业影像芯片V1于X70系列搭载亮相。

  一直以来,vivo手机的定位是主打拍照和时尚外观设计的品牌,因此自研影像芯片意义重大。

  在国产手机市场,基于华为自有芯片的成功与”卡脖子“问题,各大厂商纷纷”造芯。对于手机芯片自主权,业内总是充满期待,然而迈过资金和技术的门槛,市场却没有跟上。

  “V1能否在多大程度上提升拍照体验,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还要看用户是否买单。”科技产业分析人士孙永杰向《21CBR》记者表示。

  锁定手机影像

  当下,手机行业竞争激烈,手机影像成为各品牌博弈的落点,ISP芯片几乎是必须拿下的领域。

  过去一年,vivo不断升级影像技术。2020年初,vivo的一款概念机搭载提升拍摄防抖效果的微云台技术,随后在 X50系列上首发量产。去年12月,X60系列不止搭载第二代微云台技术,还与蔡司联合打造影像系统。

  可以看到,vivo近几代产品都试图突破已有的手机影像框架,打造一道技术护城河。由此,自研影像芯片也可视作vivo向差异化竞争迈出的关键一步。

  作为一款专业影像芯片,V1主要解决手机影像算力和功耗负担的问题。在手机芯片上游市场,高通、联发科提供的核心SOC芯片通常会提供内置ISP芯片。而vivo自研的影像芯片,在于主芯片没有办法实现影像处理上差异化的性能。

  据vivo方面介绍,在主芯片ISP强大成像能力的基础上,叠加专业影像芯片V1内计算成像算法,在高速处理同等计算量任务时,相比软件实现的方式,V1的专用算法使硬件电路功耗降低50%。

  “专业影像芯片V1的亮相,开启了手机影像行业的硬件级算法时代。”vivo产品经理赵典表示。

  从国产手机自研芯片的历史脉络来看,基于自有芯片大获成功的华为,曾得益于自研ISP技术。2015年,华为海思麒麟950首次商用自研ISP技术,搭载该芯片的华为Mate8拍摄能力大获认可,此后历代新产品的拍摄功能成为核心卖点。

  事实上,早在2019年11月,vivo就与三星共同研发Exynos 980双模5G AI芯片。那一年,5G商用牌照正式落地,各大手机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5G旗舰,芯片基本上是以华为和高通为主。

  vivo与三星的联手,预示了它对自研芯片的兴趣。在Exynos 980的合作研发上,vivo前后投入了500多名专业研发工程师。Exynos 980在性能提升上,较上一代优化了2.7倍。

  两年后,影像芯片V1出世。孙永杰指出,ISP芯片相较SOC芯片的研发门槛较低,vivo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算法。然而,对于V1芯片具体采用什么算法,vivo方面暂未透露。“我们有自己的算法团队。”vivo相关人士告诉《21CBR》,整个影像领域的团队规模目前超过1000人。

  而且,ISP芯片几乎为拍照而生,应用却不仅局限于手机市场。

  “未来的智能终端市场,AI视觉赋能loT生态是大势所趋。家庭IoT设备对于图像的处理和计算需求决定了,ISP芯片有极强的扩张性。因而国内手机厂商小米、Oppo等都会相继推出自己的芯片。”第一手机界研究院孙燕飚表示。

  ISP图像处理流程

  成本与定位之困

  4000万、6400万、1亿。。。。。。用户对手机拍摄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手机厂商开启了像素级之争。它们PK的是深度定制和优化的实力,意在角逐站稳高端市场。

  华为已经验证了拍照对于高端手机“立竿见影”的作用,因而在影像功能差异化方向上,国产手机厂商纷纷加马,ISP芯片似乎已成标配。

  今年4月,在芯片研发上沉寂多时的小米发布了ISP芯片澎湃C1,更早些时候,OPPO的ISP芯片已流片。有分析称,ISP芯片成为国产手机品牌自研芯片入门的第一步,而真正的问题在于,这加剧了技术竞争。

  就vivo而言,自主芯片意味着打造出自己差异化的重要支撑,但事实上,成本管控、量的优势以及品牌定位,都是需要全方位考量的问题。

  回溯手机发展历史,性能竞争总是伴随着成本的大幅增加。统计数据显示,芯片制程进入28nm后,芯片的流片成本呈指数级增长,其中28nm仅200-300万美元,16nm上升到千万美元,到了7nm制程,流片费用突破3亿美元。

  有分析指出,自研芯片的投入必然依靠更多出货量来支撑。据IDG 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统计,三星、苹果、华为的出货量总计超过6.5亿,而vivo的出货量与上年保持在1亿左右的量级,市场份额位居第五。

  据Gartner,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品牌销量排行上,三星苹果小米位列前三,合计销量达1.6亿台。vivo销量持续保持第五,市场份额并无突破。

  出货量差距的背后,vivo采用同等比例自有芯片的研发成本与友商相比,势必更高。事实上,如果考虑到vivo产品的定位处于2000元至3000元定位,自研芯片看起来更吃力不讨好。

  “小米及OV们的体量与苹果、三星和华为相比,理应慎之又慎。”孙永杰表示,国产手机自研芯片要摆脱“看上去很美好”的怪圈。

  这一点,继华为之后大胆试水自研芯片的小米走了弯路。2014年小米就开始研发,直至2017年才发布第一代澎湃芯片,不料终端市场反响平平,不得不搁置。这也让小米走向半导体行业投资的幕后,以投资版图支撑产业链实力。

  相较其他厂商,vivo采取的是一种谋定而后动的市场打法。至于自研影像芯片将在多大程度上提升拍照体验,或许X70系列可以成为vivo的试金石。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贝尔新闻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贝尔新闻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贝尔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贝尔新闻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