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充值快币 #房地产如果下跌对老百姓意味着什么# 在普罗大众眼里,房市无疑是“王者”般的存在:因为在2017年以前,市场处于普涨局势,不管用哪种方式,不管买的房子好坏,都能在上涨的楼市中获得盈利。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就不难理解人们“有钱买房、没钱砸锅卖铁也要买房”的心态了。 不过,随着市场调控进入深水区,置业逻辑开始转变,根据央行发布的三季度城镇储户调查,对下季房价只有19.9%的人预期上涨,超过8成的人都认为市场不会再涨了。换言之,越来越多人受市场下行风向影响处于观望状态,一边担心买亏了,一边看市场行情以待时机。 该不该买房,不同专家给出截然不同的建议。就好比央行货币委员樊纲提出的“6个钱包论”,提醒没有经济实力的年轻人,如果可以用长辈们的“钱包”凑够房款,应尽早买房。而在北师大教授董藩的眼里则变成了:买不起房是因为自身造富能力不强。 不过,正如“不赚最后一个铜板”的李嘉诚所说,任何行业都有周期性,如果过度发展,最后可能会造成摧残性的破败,过去这些年,楼市充当着“海洋”的作用,吸纳了太多来自四面八方的资金,炒作热潮的掀起,地产商不停地扩张,让这个民生行业早已弊端显现,脱离了地气,抬升到一个高不可攀的地位。 1、高房价:2020年,上海以7.22万位居各省人均可支配收入首位,那么三口之家(一对夫妻和子女)的年收入可以达到近15万元,但2021年6月末,当地的平均住房售价已经达到6.9万/平,这意味着一个家庭一年仅能购买不足3平方,如果要存首付款,起码需要15年以上。这还是大城市,地市县城两三千的工资,要如何支撑起万元起步的房价? 2、供过于求、高空置率:机构数据显示,全国新房库存已超过5亿方,环比连续28个月正增长,二手房库存也在快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南京、天津、重庆等城挂牌量均超14万套,其中合肥一个月增加4千套,重庆增加了6千套。 空置率方面,专家仇保兴在2018年提到,鄂尔多斯空置率为70%,北京空置率也有10-20%,虽然各地有差异,但整体情况不低,像一些机构的数据也大体介于20-30%之间,也明显高于5-10%的合理区间。即便如此,各地还在频繁建高楼,连一些地市县城都把房子盖到了二三十层,完全忽略了安全隐患和宜居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近几年,监管层已经意识到房市过快发展、房价过快抬升带来的种种问题,特别是不平等造富,剪不断的投机行为,和“居者有其屋”的目标相背离。 第一,市场行情开始转向,投资属性大大降低 从2016年开始,一场调控大潮席卷而来,从一线城市蔓延到三四线地市县城,至今还没有结束的迹象。施策方面,一边注重打击投资炒作,另一边保障刚需购房者的利益,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到地方规划,任何措施出台的初衷,都始终建立在回归住房属性的大前提之下。再加上调控手段的不断精进:3+2条红线、限购限贷限售限价、严控高杠杆等措施多管齐下,市场走势已经逐步平稳。 照这样的趋势,炒房客将会面临巨大亏损。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9月新房价格下跌城市数量逐月增加,二手房更是迎来“三连降”,尤其是9月,70城中有52个城市房价指数下跌,是6年来下跌最多的一次。此外,前文指出的二手房库存增加问题,正是持有多套房的炒房客预期不足的表现,因为看不到盈利空间,纷纷开始割肉卖房了。 第二,“限高令”正式发布?旧改全面推进,房产回归居住属性 近期,住建部和应急管理部联合发布通知,提出要严格管控新建超高层建筑,针对常住人口在300万以下、300万以上的城市,分别限制新建150米以上、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而对县城的住宅高度也作出限制,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最高不超18层,其中6层及以下住宅占比应不低于75%。 不仅如此,针对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也开始全面推进,未来5年将完成17万个小区的改造工作,包括水电路气信、电梯加装等配套措施。 在房说君看来,伴随着住建部一锤定音,以后无论大城市还是县城,都会压缩高楼建设,同时老旧小区改造接棒棚改,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大拆大建,以及过度扩建高层住宅的现象大概率会降低。同时,这两件事也对房产回归居住属性起到重要作用,毕竟过去房市快速发展,让很多人知道房产不仅仅满足居住,也能实现荷包自由,如今老房子不拆了,也不再建那么摩天高楼,这就意味着投资房产的盈利空间下降,居住属性会比投资属性更受重视。 越来越多人正在从高层搬到多层房,高层住宅不吃香了? 据贝壳研究院2020年消费者购房行为数据,人们对13层以上高层住宅的喜爱程度直线下降,而4-7层多层住宅却成为消费者最喜爱的楼层。 那么,购房者是因为限高令正式发布,以及旧改推进而改变置业观点吗?事实上,目前人均居住面积超过了39平米,人们已经不用担心基本的居住问题,开始追求品质方面的东西。此外,现实告诉我们,曾经受人们追捧的高层房不吃香了,越来越多人正在从高层房搬到多层房,并有过来人指出3个现实问题。 1是小区环境嘈杂,居住体验差。房子建得高不是好事,高密度的居住人口,每天都伴随着嘈杂喧闹,直接影响业主的生活舒适度。比如一栋25层的住宅,按2梯4户计算,那么一栋楼就聚集了100户人家,每天出出入入将近300人。2是基础设施老化快,维修难。小区人口多,也就增加了基础设施的使用频率,尤其对电梯的依赖度特别高,如果遇到某部电梯停摆,那么上下班、老人出入将受影响,而且楼层高也大大增加了设备维修的难度。 3是火灾救援难度大。过来人指出,住高层房最不好的问题就是火灾救援难度大,因为受限于楼房高度,很多城市的消防救援设备无法满足需求,特别中小城市设备不先进的前提下,很多时候出现安全问题,只能靠居民自救。 凡此种种,不难发现房地产曾经的高光时刻已经一去不返,在新规影响下,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未来2类房子或再次升值。 其一旧改后地处核心区域的老房。前文提到老房子以后不会随便拆了,旧改的全面推进让老房子舒适度大大提升,同时价值也会得到提升,停车、绿化、加装电梯等改造提升,相比起人口密度高的高层房,具有更高的生活体验。如果房子地处核心区域,坐享交通、教育、医疗等城市配套资源,房屋价值会有进一步提升。 其二低密度的多层住宅。通常来说,同一地段的多层住房都会比高层房的价格要高一些,因为在户型、得房率、生活舒适度方面,都会优于高层房。特别是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中规定,4层以上须装电梯,显然未来这类房子的价值优势会更加明显。 房说君有话说,说句不好听的,现在房子这么多,空置比例又这么高,未来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甚至不同小区的房子,都可能会有不同的价格走势,买房人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经济实力,尽量选择潜力比较大,且生活舒适度好的房子。 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为“每日房说”原创,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深究。(撰文:小羊头)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贝尔新闻网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