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贝尔新闻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贝尔新闻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贝尔新闻网公众号

贝尔新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在我心里苏翊鸣已经拿到两块金牌了

2022-02-14 发布于 贝尔新闻网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不知道你们看没看刚刚的单板大跳台决赛。

中国小将苏翊鸣第一轮完成转体1800度:

起跳、转体、落地、抓板都做得很好,最后拿下89.5分的好成绩。

第二轮他又从另一个方向完成转体1800度:

这次完成得甚至比上次更好,拿下93分的高分。

两轮跳完,苏翊鸣遥遥领先,得以在第三轮最后出发。

第三轮,苏翊鸣的对手纷纷出现失误,其实在出发前他就已经锁定冠军,无论做出什么动作都能拿下这枚金牌了。

最后他选择做一个非常漂亮的展示动作,宛如一只大鹏,在天空飞翔:

最后以毫无争议的碾压级别表现,为中国,也为他自己拿下这枚冬奥会金牌。

别忘了,他今年才17岁,他在这次冬奥会的比赛告一段落,但他的单板人生才刚刚开始。

让我们恭喜苏翊鸣。

这场比赛结束后,我也终于可以聊聊他之前那枚滑雪坡面障碍技巧的银牌。

现在看来,那应该是一次误判。

01.

上周单板滑雪坡面障碍技巧比赛结束了,苏翊鸣拿到了亚军。

比赛的裁判长叫舒马蒂奇,事后他接受采访,承认给冠军马克斯·帕罗特分数打高了。

整个坡面障碍赛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三个道具和三个跳台。

第一跳的时候,马斯克得到了79.86分,不是很理想。

第二跳的时候,他在第四个点位,也就是第一个跳台,做了一个叫“Cab-TC-16-I”的动作。

动作的全称是反脚偏轴转体三周1620度加Indy抓板,详情如下动图。

有人说,自己看着这么飒爽的英姿,感觉很酷啊。

确实如此,这个动作本身也不简单,但问题是,该动作在滑雪坡面障碍技巧比赛里要求抓板。

这也是动作标记中“I”的意义所在,然而马克斯没有做出来。

我们通过静态的图片也能清晰看到。

实际上他把双手靠在了膝盖上,所以被笑称为“膝盖抓板”。

虽然马斯克没有达到抓板的基本技术要求,但由于裁判没有看到,他得到了9.35的单项分数。

这个单项分数在12名选手的总共3跳中总排到了第3位,可以说是影响非常重大的评分。

而如果按照规则来,进行改判,那么马克斯会被扣3分。

前三强的分数就变成了:88.70分、88.53分、87.96分。

结果必将大调整:

苏翊鸣是冠军,麦克莫里斯由季军变成亚军,马克斯·帕罗特沦为季军。

所以这3分实实在在影响了奖牌的归属,并非可有可无。

那么为什么这么明显的抓板问题,这么影响重大的抓板问题,裁判们没看到呢?

裁判长进行了比较长的解释:

我们都是很有经验的裁判,这么多人都同时出现问题,只能说确实现场的镜头角度是有一定问题的。很多人喜欢阴谋论,我觉得这不应该发生在单板群体中。作为裁判长,我希望我能避免这种误判的发声,但就像我说的,我们现场打分,是根据镜头画面用肉眼做出判断。

按照这样的说法,这个误判的责任不算在马斯克头上,也不算在裁判头上,要算就算转播团队的事。

还没完。

裁判长给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补充说明:

这真的就像1986年世界杯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一样,从我们的角度没有看到帕洛特的“戏法(失误)”。

仿佛在说那个老生常谈的观点:误判也是比赛的一部分。

所以,在采访里裁判又说了,他们当场意识到了自身误判,但是提交了就无法改判马斯克的分数。

这时候有人提建议了,既然如此,那么给苏翊鸣加分呢?

本身他的动作看上去值得更好的分数,这样一来也能达成苏翊鸣拿冠军的结果。

关于苏翊鸣的分数,我们之前写文章说明过了,从打分的具体细则而言,裁判没什么大问题。

如果要去争分,也不一定能改动。

所以这一切的讨论仿佛又陷入了僵局。

02.

无独有偶,平昌冬奥会上,单板滑雪男子U型池决赛也有争议。

当时,肖恩·怀特是2006年都灵、2010年温哥华该项目的冠军,2018年他想冲击冬奥会第三冠。

单板滑雪男子U型池决赛也是滑三轮,挑里面的最高分来决定名次。

但不一样的是,它是六个裁判打分,去掉最高最低两个分数后,算一个平均分。

当时有实力争冠的选手有很多,包括肖恩·怀特、平野步梦、斯科蒂·詹姆斯等等。

12位选手进行了第一轮技术展示,结果只有怀特和詹姆斯拿到了90多分。

第二轮开始了。

日本选手平野步梦一上来就给出了一个超高的空中飞跃,腾空高度达到了5米50,随之而来的是两个空转1440的连接,接着他又完成了两个转体1260的连接。

现场一片沸腾。

凭借这套超高难度动作,他得到了95.25分,超过了怀特一分!

这一轮,怀特和詹姆斯的表现都没有之前好。

所以关键就在第三轮了。

第三轮,平野步梦和詹姆斯的表现不佳,他们的最后分数分别是95.25分和92分。

加上怀特前两轮的分数,可以说前三名就是他们三人了。

问题是冠亚军归属。

这时候怀特还没展现动作,最后他出场了。

怀特一上来就完成了两个1440连接,并且加入了后空翻1080过渡,最后通过两个1260连接完美结束。

这一套令解说员惊叹的动作,使得怀特拿到了97.75分。

他成功反超夺得金牌。

所以最后的前三名就是怀特、平野步梦、詹姆斯。

但当时很多人就有疑问,两人动作的难度接近,但平野步梦完成的质量更高,凭啥肖恩怀特分数更高?

我来简述一下。

怀特的是两个1440连接、后空翻1080过渡、两个1260连接;

平野步梦的是腾空5米50、两个空转1440连接、两个1260的连接。

至于“腾空5米50”和“后空翻1080过渡”的难度和美感则往往是因人而异的。

于是这时候有人怀疑裁判打分标准的统一性,看着差不多,怎么一个97.75分,一个95.25分。

当然这还不是最大的争议。

眼尖的网友这时候发现怀特在外转1440度的时候,抓板动作下次很大。

如图所示,他只是稍微接触了滑板。

甚至可以说是手套将将够到了板沿。

再来看一次动图,有人笑称这是“脚踝抓板”。

而表现其他动作时候,怀特的大半个手掌覆盖了滑雪板。

对比平野步梦,可以看到平野的抓板是这样的结实。

不论是外转1440的时候,还是空转1660的时候,都是大半个手掌在板下。

从跳起到落地瞬间,看看他在做空转1660的动作时候的抓板质量。

结结实实。

看到这里很多人发问,是不是应该给怀特扣点分呢。

如此一来,他可能拿不到比平野步梦高的分数了,也就可能拿不到冠军了。

但这时候有人也支持怀特拿更高分的观点,因为怀特的动作更为流畅顺滑,衔接过渡更好。

反正各有各的道理。

而且当值裁判也没有对此进行过解释,所以我们也很难说这是一次误判。

今年冬奥会,平野步梦又来参加了,又以无可争议的表现进入决赛。

决赛第二轮,他做出了一套近乎完美的动作,他做完动作后,世界冠军张义威解说道:

“平野步梦这套动作,把所有这个项目的难度都加满了,做到了这个项目能做到的极致,我认为这套动作至少95分。”

美国nbc的解说表示“这动作打97分都不为过!”

结果出分91,只位居第二名。

解说:“我不理解。”

正当大家都认为他要带着第三块奥运银牌遗憾离开时,平野步梦在第三轮做了一套几乎一样的动作,依然极难,依然完成度极高,而且这次飞得更高,解说表示“这好像在向裁判表达不满,让裁判再打一次分。”

这次裁判给他打了96分,经过三届冬奥会,他终于获得了自己第一块奥运金牌。

赛后接受采访时他表示:

“接受不了第二轮裁判的打分,所以带着怒气又滑了一次。”

好让裁判看看清楚到底应该打多少分。

结局是好的,但过程让人无奈。

03.

如果说争议的判罚已经能让人讨论地热火朝天了,那么纯粹的误判更会令人愤愤不平。

还是来讲讲是前文里的“上帝之手”。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1/4决赛,阿根廷对阵英格兰,马拉多纳用手把球攻入了英格兰队的球门,裁判判定进球有效。

如动图所示,主裁判在小禁区弧顶几米开外的位置,远离进球位置。

但他看不看得到马拉多纳伸手的动作,我们不得而知。

但至少边裁是处于一个有利观察的位置的。(“OPEL”广告牌)

如此专注的边裁也不至于看不到马拉多纳的手球了吧。

更有意思的是两位裁判事后的申明。

边裁说,他看到了马拉多纳的犯规,只不过按照规则,主裁判没来征求他意见,他不能主动发声。

主裁判说,自己看不到,但他征求过边裁的意思,边裁没回应。

双方进行了一次甩锅大赛。

这种绝对误判的情况到2010年南非世界杯依旧存在。

当然我要说的不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兰帕德门线冤案”。

而是同一天的另一场比赛中的情况。

阿根廷对墨西哥,阿根廷的特维斯(后曾在上海申花踢过球)明显越位进球,但裁判置之不理,凭借此球阿根廷1比0领先。

现场提供了大屏幕,处在不佳位置观众可以通过大屏幕来看比赛。

这块大屏幕当时正在进行“慢动作回放”,再现了特维斯越位的场景,但主裁判却决定不看。

墨西哥球员愤怒不已,围着裁判理论。

为此国际足联的发言人补充说明了不看的理由:

如今有了VR回放技术后,这样“超级超级巨大巨大的误判”已经少了很多。

可见视频技术的运用很关键。

04.

既然现在的视频技术如此先进了,我们就该运用起来。

实际上补发金牌这事早已有先例,还是在视频技术很不发达的二十年前。

盐湖城冬奥会双人滑决赛,加拿大选手们几乎完美的表演拿到了银牌;俄罗斯选手们带有明显失误的表演却拿到了金牌。

在美加媒体和民众带来的巨大压力下,国际滑联对判罚进行了调查和更正。

其结果就是给加拿大选手补发了金牌。

参加完颁奖典礼后,加拿大选手佩尔蒂埃还兴奋地说:“这一切比我预料的要好。”

不过国际滑联没有剥夺俄罗斯选手的金牌。

因为这里有一个申诉机制的悖论在,你只能为自己的分数申诉。

你觉得自己的分数被打低了,可以提意见;觉得自己的分数被打高了也可以申诉,只是一般人不那么做。

但是你不能向组委会和裁判团队申诉说,对手的分数高了低了。

所以,加拿大能申诉自己的分数低了,不能申诉俄罗斯选手的分数高了。

而如今苏翊鸣的日籍教练佐藤康弘在公开信里说,决赛结束后他意识到了打分可能存在问题,但也知道实时打分很困难,因此对判罚结果表示尊重。

其中一个原因是他知道,按规则苏翊鸣申诉了也改变不了什么。

同时那边只要马斯克自己不申诉,他的分数就不会改变,冠军还是他的。

或许正是这样的原因,所以裁判长在自爆误判的情况下,全程没有提及补发金牌的事。

而本不该如此。

该谁是金牌就谁是金牌,该谁是银牌就谁是银牌,惟其如此才能实现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目标。

否则只会让比赛的公正性慢慢丧失。

其实运动员、教练、裁判也知道误判自始至终不该成为比赛的一部分,技术的发展、规则的改善就是要改善这些误判情况。

所以,既然要针对奇怪的申诉机制做出一定的改变,为什么不是现在呢。

毕竟现在至少能让苏翊鸣得到最棒的18岁礼物——另一块实至名归的金牌。

-END-

可以看到一篇“性瘾者”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贝尔新闻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贝尔新闻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贝尔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贝尔新闻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