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贝尔新闻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贝尔新闻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贝尔新闻网公众号

贝尔新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创新药周报:2021年中美首次获批新药回顾

2022-01-04 发布于 贝尔新闻网

  随着中国创新药产业崛起,国产新药临床申请数量从2013年开始逐年攀升,近几年更是进入到持续爆发的阶段。

  2021年,新增首次IND品种数量超过600个,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018-2020年,每年都有近10个国产新药获批上市,主要来源于2013-2015年的IND品种。随着近年来IND数量的爆发式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国产新药每年获批的数量有望保持在20-30个水平。

  2021年,首次获批的国产新药数量达到了23个,同比略超翻倍增长。

  加上多个PD1、索凡替尼、埃克替尼等老产品新增适应症的批准,获批数量约40个左右

  近10年来,FDA每年批准的药物个数在22-59之间。自2017年来,每年批准45+款药物。

  2021年,FDA共批准51款新药,其中新分子实体37个,新生物制品14个。获批新药最多的适应症类型为肿瘤,共获批15款药物,占比29%。

  此外,免疫疾病(7款,14%)、代谢疾病(7款,14%)、神经疾病(5款,10%)及遗传病领域(5款,10%)也有多款药物获批。

  在2021年获批的50款新药中,属于first-in-class新药22款(43%),曾获突破性疗法(BTD)资格药物17款(33%),创新性药物占比高。

  共有34款新药以“优先审评”方式获批,占比67%。27款新药被授予“孤儿药”资格,占比55%,多种罕见疾病有了新的治疗手段。

  风险提示

  临床进度不达预期

  新药销售不达预期

(文章来源:华创证券)

文章来源:华创证券
南京除白蚁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贝尔新闻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贝尔新闻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贝尔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贝尔新闻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