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大的民间地区,人们口口相传着很多俗语,他们通过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形成简练的语句,然后用以警示后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旧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落后,科学思想并未普及,导致很多人用鬼神之说来解释自然现象,所以传统文化中也包含不少封建落后的部分,但是抛开封建迷信不谈,俗语中所想表达的意思却有利于后人。 在过去,农村地区大部分都是自建房,有的老百姓穷极一生才能建起一座房子,所以都会非常讲究。在盖房子的过程中,人们也积累了不少有用的经验,并衍生出了不少俗语。老祖宗曾说:“日不晒根,口不吞阳。”这句俗语从字面上的确有点难以理解,其实俗语内容与建房子有关,这也是老一辈人的经验和忠告。 从字面上来理解,日指的就是太阳,根则是指自家房子的墙根。以前农村地区的房子建造比较简单,有的是茅草屋,还有的是用泥巴糊起来的房子,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则用较好的材料盖房子,那样会更加坚固。每个房子基本上都会有窗户,一般来说窗户都不会开得很高,若是开得过高,太阳光直接照射到内墙的墙角,经年累月后便会存有隐患。 阳光长时间的照射下会使得内墙变得极为干燥,时间一久便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内墙的坚固性也会降低。其次,古人还认为房间中蕴藏着“气”,阳光长时间照射下会使得房屋中的气消散,当然这种说法并无道理,这是带有一定封建迷信色彩的。从安全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的确是正确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房屋建造更加合规且坚固,并不需要担心太阳照射墙角的问题。不仅如此,如今人们反而更愿意把太阳照射到房屋内部,这样会更加暖和。 俗语的下半句“口不吞阳”,其实也比较容易理解。这里所说的“口”其实指的是房屋的大门,意思就是房屋的大门不宜照射进太多的阳光。古代很多房子的大门建得都比较高,大部分都是为了防止屋内进水,如今农村地区也有不少老房子有很高的大门,还有比较高的门槛。 一般来说,农村地区的老房子都有堂屋,然后大门的正对面便是摆放祖先灵位的地方,也是摆放神龛的地方。从古至今,这种地方都会选择比较阴暗之处,否则太阳光一直照射着神龛和灵堂,这代表着对祖先的不敬,所以人们不希望有太多的阳光从大门照射进来。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并没有什么道理,但从传统文化来讲却是有道理的。在中华传统孝道的影响下,人们对先祖格外敬重,家族之人切不可轻易冒犯祖先,否则会被认作是不孝。 由此来看,下半句所提到的也并非封建迷信,而是传统文化的影响格外深远,孝道思想已经深入人心,直至今日也仍被重视。 俗语中的确有很多封建迷信,其实都是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若我们深入研究,便会发现内容合情合理,并不是从表面看上去的那样。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还有很多我们需要去了解学习的地方,所以不要以偏概全,更不能全盘否定。对待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中华文化持续发展进步。对此,大家有何看法? 币圈消息 http://www.wildpackaging.cn/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贝尔新闻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