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贝尔新闻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贝尔新闻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贝尔新闻网公众号

贝尔新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张忆东:港股回购创历史新高 或为未来股价上涨先行信号

2021-12-22 发布于 贝尔新闻网
ck电影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www.ck77888.com

  金麒麟港美股最佳上市公司评选正式启动,谁是你心中的最具价值的公司?您的一票,最有说服力!【投票入口】

来源:张忆东策略世界

投资要点

1.港股回购活动明显升温

截至12月15日,2021年港股有185家公司回购,累计回购金额达到335.1亿港元,创2002年有数据记录以来的历史新高;其中下半年有142家公司回购,回购金额达204.3亿港元,创半年度新高。行业上,2021年以来资讯科技业、地产建筑业、消费业等调整明显的行业,也是回购的主力行业:从回购公司数目上看,地产建筑业46家,非必需性消费业44家,医疗保健业31家,资讯科技业22家;从回购金额上看,资讯科技业为121亿港元,远远高于第二名地产建筑业的54.6亿港元,此外必需消费业(46.2亿港元)和非必需消费业(32.2亿港元)回购金额同样排名前列。

2.以史为鉴,回购潮可能是未来股价上涨的先行信号

2008年以来港股经历过五轮公司回购潮,均在熊市中发生,恒生指数价格与公司回购数量呈现负相关走势,大规模的公司回购往往预示着阶段性底部,并且后续均伴随着一波上涨行情。

第一轮明显回购潮发生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期,2008年全年港股公司回购金额总计达到175亿港币,恒指全年下跌48.3%。而在接下来的12个月,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恒生指数上涨了52.0%。

第二轮回购潮发生在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港股公司共回购121亿港币股票,恒指在这段时期下跌13.2%。在随后的6个月的时间(2012年7月-2012年12月)上涨16.5%。

第三轮回购潮出现在2014年1月至6月,港股公司累计回购金额100亿港元,随后开启一波牛市,并于2015年4月恒指突破28000点。

第四轮回购潮出现在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累计回购金额409.8亿港元,恒指下跌16.2%。而在随后的13个月,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恒生指数上涨49.5%,并于2018年1月突破33000点。

第五轮回购潮出现在2018年2月至2018年10月,累计回购231.2亿港元,恒指累计下跌24.0%,其中2018年10月跌破25000点。随后的6个月(2018年11月-2019年4月),恒指上涨18.9%。

此次回购潮从2021年二季度开始,2021 年下半年随着港股较大幅度下跌而进入高潮,不到半年时间回购力度已经超过 200 亿港元,超过以往历史任何一个半年度数据。下半年截至 12 月 15 日,恒指已累计下跌了 18.8%。

3.哪些公司大规模回购?

港股当前估值较低,大规模的公司回购可以给投资者树立价值标杆,彰显公司信心,从而推动公司的价值重塑。因此我们筛选出两个股票池:1)2021年下半年(截至12月15日)回购比例大于等于港股流通股本1%且流通市值大于50亿港元的股票池;2)回购金额排名前30且流通市值大于50亿港元的股票池。

风险提示:中、美经济增速下行;美国持续高通胀,美国货币政策提前超预期收紧;大国博弈风险;新冠疫情变异超预期;回购可能也意味着企业由于缺乏好的投资项目而不愿意进一步投资,只能选择用现金来回购股票。

—●●●●—

报告正文

—●●●●—

1、港股回购活动明显升温

2021年以来,港股受多重因素影响回调明显,截至12月15日,恒指跌14.0%,恒生科技跌31.2%;行业上,恒生资讯科技业跌30.9%,医疗保健业跌29.3%,地产建筑业跌19.4%,必需消费业跌17.7%。

但与此同时,港股回购创历史新高,彰显企业信心。截至12月15日,2021年港股有185家公司回购,累计回购金额达到335.1亿港元,创2002年有数据记录以来[1]的历史新高;其中下半年有142家公司,回购金额达204.3亿港元,创半年度新高。行业上,2021年以来资讯科技业、地产建筑业、消费业等调整明显的行业,也是回购的主力行业:从回购公司数目上看,地产建筑业46家,非必需性消费业44家,医疗保健业31家,资讯科技业22家;从回购金额上看,资讯科技业为121亿港元,远远高于第二名地产建筑业的54.6亿港元,此外必需消费业(46.2亿港元)和非必需消费业(32.2亿港元)回购金额同样排名前列。

[1]数据来源为Wind终端

2、以史为鉴,回购潮可能是未来股价上涨的先行信号

2008年以来港股经历过五轮公司回购潮,均在熊市中发生,恒生指数价格与公司回购数量呈现负相关走势,大规模的公司回购往往预示着阶段性底部,并且后续均伴随着一波上涨行情。

第一轮明显回购潮发生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期,2008年全年港股公司回购金额总计达到175亿港币,恒指全年下跌48.3%。而在接下来的12个月,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恒生指数上涨了52.0%。

第二轮回购潮发生在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港股公司共回购121亿港币股票,恒指在这段时期下跌13.2%。在随后的6个月的时间(2012年7月-2012年12月)上涨16.5%。

第三轮回购潮出现在2014年1月至6月,港股公司累计回购金额100亿港元,随后开启一波牛市,并于2015年4月恒指突破28000点。

第四轮回购潮出现在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港股公司累计回购金额409.8亿港元,恒指下跌了16.2%。而在随后的13个月,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恒生指数上涨了49.5%,并于2018年1月突破33000点。

第五轮回购潮出现在2018年2月至2018年10月,港股公司累计回购231.2亿港元,恒指累计下跌24.0%,其中2018年10月跌破25000点。随后的6个月(2018年11月-2019年4月),恒指上涨18.9%。

此次回购潮从2021年二季度开始,2021 年下半年随着港股较大幅度下跌而进入高潮,不到半年时间回购力度已经超过 200 亿港元,超过以往历史任何一个半年度数据。下半年截至 12 月 15 日,恒指已累计下跌了 18.8%。

3、哪些公司大规模回购?

港股当前估值较低,大规模的公司回购可以给投资者树立价值标杆,彰显公司信心,从而推动公司的价值重塑。因此我们筛选出两个股票池:1)2021年下半年(截至12月15日)回购比例大于等于港股流通股本1%且流通市值大于50亿港元的股票池(见图表10);2)回购金额排名前30且流通市值大于50亿港元的股票池(见图表11)。

4、风险提示

中、美经济增速下行;美国持续高通胀,美国货币政策提前超预期收紧;大国博弈风险;新冠疫情变异超预期;回购可能也意味着企业由于缺乏好的投资项目而不愿意进一步投资,只能选择用现金来回购股票。

责任编辑:马婕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贝尔新闻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贝尔新闻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贝尔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贝尔新闻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