僾见忾闻 : 僾:隐约,仿佛;忾:叹息。仿佛看见身影,听到叹息。多形容对已过世尊长的怀念。 北风之恋 : 比喻对故土的怀念之情。 恻隐之心 : 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形容对人寄予同情。 触景生情 : 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春露秋霜 : 比喻恩泽与威严。也用在怀念先人。 莼羹鲈脍 : 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颠倒错乱 : 颠倒:本末倒置;错乱:错杂混乱。把本来的顺序完全搞乱,完全失去正常状态。 睹物怀人 : 睹:看见;怀:想念。看见死去或离去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形容深切的怀念。 睹物思人 : 睹:看;思:思念。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 翻来复去 : 翻:翻转。形容做事多次重复 翻肠搅肚 : 形容内心极度思念或感到非常不安。 逢新感旧 : 逢:遇到,遭遇;感旧:感念旧人旧事。遇到新相识而引起对故人的怀念。 抚今怀昔 : 抚:拍,摸,引申为注意,注视;怀:怀念;昔:过去。看看现在,想想过去。形容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或景物。 感今惟昔 : 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感今思昔 : 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感今怀昔 : 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甘心首疾 : 甘心:情愿,乐意;首:头;疾:病,引申为痛。想得头痛也心甘情愿。形容男女之间相互思念的痴情。 故土难离 : 故土:出生地,或过去住过的地方,这里指故乡、祖国。难于离开故乡的土地。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 故宫禾黍 : 比喻怀念祖国的情思。 归心似箭 : 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红豆相思 : 红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比喻男女相思。 魂牵梦萦 : 形容万分思念。 魂劳梦断 : 形容日夜思念,精神困乏。 魂驰梦想 : 形容思念万分。 蒹葭之思 : 蒹葭:初生的芦苇;思:思念,怀念。指恋人的思念之情。 举踵思慕 : 举:抬起;踵:脚后跟;举踵:踮起脚跟;思慕:思念。形容十分思念,抬起脚后跟张望。 刻骨相思 : 形容思念之深,历久难移。 离情别绪 : 分离前后惜别、相思的愁苦情绪。 落叶归根 : 飘落的枯叶,掉在树木根部。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终要回到本乡。 梦劳魂想 : 睡梦中也难以忘怀。形容思念深切。 梦寐颠倒 : 梦寐:睡梦;颠倒:错乱。指人由于思念情切,心神恍惚,失去常态。 梦往神游 : 在做梦中前往交游。形容迫切的思念。 梦想神交 : 交:交遇。做梦也在思念,心神与之交融在一起。形容迫切的思念。 梦想为劳 : 睡梦中也在想,致使疲劳。形容思念之深切,到了过分的程度。 眠思梦想 : 睡梦中也在想念。形容思念之甚。 暮云春树 : 傍晚的云,春天的树。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难以忘怀 : 忘怀:忘记。形容记忆深刻,不容易忘掉。 念念不忘 : 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切切在心 : 切切:形容情意恳切真挚。牢牢地记在心里。形容殷切的思念。 拳拳在念 : 拳拳:恳切。在念:在思念之中。形容老是牵挂着。 一门口子 : 犹言满门前。《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你们到底弄得车辆牲口的围了一门口子。” 一问一临 : 古礼,君对士的疾病要慰问一次,对士的丧事要临吊一次,故称。《荀子·大略》:“君於大夫三问其疾,三临其丧,於士一问一临。” 一街两巷 : (1).泛指街巷。 元 无名氏 《桃花女》楔子:“想是你老了,不济事了,教一街两巷过来过往的人,都説 周公 算不着,被人罚了这挑出的一个银子去。” (2).指街巷中的四邻。如:这件事闹得一街两巷都知道了。 一盏茶时 : 饮一盏茶的时间。谓不很久。《水浒传》第一回:“大虫去了一盏茶时,﹝ 洪太尉 ﹞方纔爬将起来。”《水浒传》第八回:“酒保去了一盏茶时,只见请得 薛霸 到阁儿里。” 一递一个 : 谓两人轮流。《醒世姻缘传》第五八回:“倃一递一个説笑话儿,倃使一个钟儿轮着吃。” 一旗半枪 : 指极细嫩的茶叶。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四折:“这茶呵採的一旗半鎗,来从五岭三 湘 。” 一旗二枪 : 茶名。 明 顾元庆 《茶谱·采茶》:“团黄有一旗二鎗之号,言一叶二芽也。” 一台二绝 : 同“ 一臺二妙 ”。 《南史·儒林传·伏曼容》:“﹝ 曼容 ﹞为尚书外兵郎,尝与 袁粲 罢朝相会言玄理,时论以为一臺二絶。”按: 袁 时任尚书僕射,与 伏 同官,故称。 一鞭先着 : 晋 刘琨 少负志气,与 祖逖 为友,共以收复中原为志,曾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虏,常恐 祖生 先吾著鞭。”见《晋书·刘琨传》。后以为争先的典实。亦泛指先行。 清 林则徐 《送嶰筠赐环东归》诗:“得脱穹庐似脱围,一鞭先著喜公归。 一枪一旗 : 见“ 一鎗一旗 ”。 指幼嫩的茶叶。鎗,亦作“ 枪 ”。 宋 赵佶 《大观茶论·采择》:“凡茶如雀舌穀粒者为鬭品,一鎗一旗为拣芽,一鎗二旗为次之。”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盖茶味虽均,其精者在嫩芽,取其初萌如雀舌者谓之枪,稍 一丸五色 : 三国 魏 曹丕 《游仙诗》:“西山一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僮,不饮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后因以“一丸五色”指仙药。 唐 杜牧 《题桐叶》诗:“一丸五色成虚语,石烂松薪更不疑。” 一旗一枪 : 指幼嫩的茶叶。 清 张九徵 《与罗瑕公书》:“连朝有闷絶事,非一旗一枪所能戡定。”参见“ 一鎗一旗 ”。 一一行行 : 一件一件地。《天雨花》第十八回:“从头至尾无遗漏,一一行行尽説明。”《天雨花》第十九回:“亲身再到书房内,一一行行献父亲。” 一裹脑子 : 同“ 一股脑儿 ”。 《红楼梦》第三六回:“别做娘的春梦了!明儿一裹脑子扣的日子还有呢。” 一铺安心 : 方言。犹一心一意。 谷峪 《强扭的瓜儿不甜》六:“小孩子给娶上个媳妇,这不是笑话吗?他们怎么能一铺安心地过日子?” 一木之枝 : 谓细小的木材。亦喻微薄的才力。《慎子·知忠》:“故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治乱安危存亡荣辱之施,非一人之力也。” 北周 庾信 《拟连珠》:“盖闻百尺之高,累於九碁之上;千钧之重,悬於一木之枝。” 一丈五尺 : 方言。犹言头绪,结果。 马烽 《张初元的故事》:“你一言,他一语,乱嘈嘈了半天,也没说出个一丈五尺。” 一头儿沉 : ◎ (1) 〈方〉 (2) [heavy-at-one-end,a desk with a cupboardor drawers at one end]∶办公桌的一种构造形式,一头有小柜或抽屉,另一头没有。也指这种形式的桌子 (3) 一继一及 : 谓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史记·鲁世家》:“ 庄公 病,而问嗣於弟 叔牙 。 叔牙 曰:‘一继一及, 鲁 之常也。’” 裴骃 集解引 何休 曰:“父死子继,兄死弟及。” 一文半文 : 指极少的钱。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二折:“着小人啊!也觅一文半文。” 一日一夕 : 一天一夜。《列子·汤问》:“其中有五山焉……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 一介之使 : 一个使者。《战国策·秦策五》:“大王无一介之使以存之,臣恐其皆有怨心。”《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且 秦 彊而 赵 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 赵 , 赵 立奉璧来。”《三国志·蜀志·费诗传》:“僕一介之使,衔命之人。” 宋 苏轼 《策略二》 一六兀剌 : 形容说话别人听不清或听不懂。 元 无名氏 《端正好·朔风寒同云密》曲:“我见他一六兀剌地説体礼,他那里阿来不来的唱一直。” 元 无名氏 《端正好·我常在地曹行》曲:“我见他一六兀剌的舌头儿念了些吸哴糊突的呪。”亦作“ 一溜兀剌 ”。 元 一介行人 : 一介行李。 晋 陆机 《辨亡论》:“乃俾一介行人,抚巡外域。”详“ 一介行李 ”。 一介行李 : 一个使者。《左传·襄公八年》:“ 知武子 使行人 子员 对之曰:‘君有 楚 命,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 杜预 注:“一介,独使也。行李,行人也。” 清 侯方域 《止贾三兄过禹州书》:“执事之同年故人其在千里之内百里之外者,固不止一观察 一天到晚 : 成天;整天。《儒林外史》第二三回:“那痢疾又是禁口痢,里急后重,一天到晚都痢不清。”《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为什么他一天到晚,烟只管吃得最勤,却也吃得最省。” 丁西林 《压迫》:“这里一天到晚听不到一点嘈杂的声音。” 一日一夜 : 一昼夜。《素问·玉枢真藏论》:“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汉 王充 《论衡·说日》:“日行一度,天一日一夜行三百六十五度。”《梁书·诸夷传·扶南国》:“ 阿育王 即 铁轮王 ,王 阎浮提 ,一天下,佛灭度后,一日一夜役鬼神 一口胡柴 : 满嘴瞎说。 明 高明 《琵琶记·杏园春宴》:“丑:‘你不闻 孔夫子 説道、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末:‘一口胡柴!’” 一扑纳心 : 方言。一心一意。 老舍 《四世同堂》十九:“现在咱们好容易勾上了 冠 家,还不一扑纳心的跟他们打成一气?”亦省作“ 一扑心 ”。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六章:“表面上看去,好象 李悦 样样都顺着她;事实上,她倒是一扑心听 李悦 的话。” 李 一地胡拿 : 一味胡闹。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三折:“总便有万千不是,看寡人也合饶过他一地胡拿。”亦作“ 一地里胡拏 ”。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因姐姐闭月羞花,真假?这其间性儿难按纳,一地里胡拏。”
八方风雨 : 四面八方风雨聚会。比喻形势骤然变幻,动荡不安。 巴山夜雨 : 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 暴风骤雨 : 暴、骤: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暴风疾雨 : 指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饱经风雨 : 指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同“饱经风霜”。 毕雨箕风 : 原指民性如星,星好风雨,比喻庶民喜好人主的恩泽。后为颂扬统治者普施仁政之词。 变化无常 : 无常:没有常态。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 抃风儛润 : 抃:鼓掌;儛:通“舞”,跳舞;润:雨水。指欢舞在和风时雨中。指庆幸沾受恩惠。 抃风舞润 : 抃:鼓掌;润:雨水。如燕在风中飞翔,象商羊在雨中起舞。原指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后比喻意气相合。 别风淮雨 : 这是“列风淫雨”的误写,因“别”和“列”、“淮”与“淫”字殂相似。后称书籍中因错别字而以讹传讹为“别风淮雨”。 拨雨撩云 : 指挑逗、试探对方的情意。泛指调情。 拨云撩雨 : 比喻男女间的挑逗。 惨雨酸风 : 犹言凄风苦雨。指令人伤感的天气。亦以喻不安定的局势。 餐风宿雨 :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餐风沐雨 : 餐:吃;沐:洗。以风充饥,用雨水洗头。形容旅行或野外生活的艰辛。 称雨道晴 : 比喻说话说不到一块。 驰风骋雨 : 犹言乘风驾雨。 冲风冒雨 : 指不避风雨之苦。 楚云湘雨 : 比喻男女幽情。 楚天云雨 : 指巫山神女,或男女欢情。 楚梦云雨 : 楚王梦,云雨情。后比喻男女亲昵。 础润而雨 : 柱子的基石润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楚雨巫云 : 楚地巫峡的云和雨。多比喻男女幽情。 础泣而雨 : 柱子的基石泣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春风化雨 : 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春风夏雨 : 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 春雨如油 : 春雨贵如油。形容春雨可贵。 春风雨露 : 像春天的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粗风暴雨 : 指风雨之来势急骤狂猛。 大败亏输 : 亏输:遭受损失,输给别人。打了败仗,损失很大。 大雨如注 : 注:灌入。形容寸下得很大,雨水象往下灌似的。 大雨倾盆 : 雨大得象盆里的水直往下倒。形容雨大势急。 大雨滂沱 : 滂沱:雨大而多的样子。形容寸下得很大。 弹雨枪林 : 弹下如雨,枪立如林。形容战斗剧烈。 电闪雷鸣 : 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 动荡不安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读书三余 : 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断雨残云 : 比喻男女的爱情被阻隔或断绝。 对床风雨 : 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在一起亲切交谈。同“对床夜雨”。 对床夜雨 : 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在一起亲切交谈。 哽咽难言 : 因感情激动难以说出话来。形容很伤心痛苦而说不出话来。 根连株逮 : 犹株连。 哽噎难言 : 哽:声气阻塞;噎:嗓子被食物堵塞。形容悲痛气塞,哭不出声或说不出话的样子。 根结盘据 : 形容基础牢固,势力强大。盘,通“磐”。 根生土长 : 当地出生长大。也指世代居住。 更仆未罄 : 换了几班侍者,谈话仍没有结束。 根株附丽 : 比喻依附权势。 根穷底究 : 底:底细;究:查究。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根连株拔 : 指连根拔除。 哽咽难鸣 : 因感情激动难以发出声音。形容很伤心而又不能痛痛快快地放声大哭。 根究着实 : 根究:寻根穷究,追问到底。追根究底,打听清楚。 哽哽咽咽 : 不能痛快的出声哭。 更姓改名 : 更:改变。指改换原来的姓名。 跟踪追击 : 指跟寻踪迹进行打击。 更仆难尽 : 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同“更仆难数”。 根盘蒂结 : 犹言根深蒂固。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哽噎难鸣 : 哽:声气阻塞;噎:嗓子被食物堵塞。形容悲痛气塞,哭不出声或说不出话的样子。 庚癸频呼 : 庚、癸:军粮的隐语。原是军中乞粮的隐语。后指向人借钱。 更仆难数 : 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更无长物 : 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更名改姓 : 改换了原来的姓名。同“变名易姓”。 更唱迭和 : ①彼此唱和。②指相互以诗词酬答。③指互相呼应配合。 更令明号 : 重新申明号令。说明贤明君主应当取信于民。 更仆难终 : 终:终结,完了。换了几班侍者,谈话仍没有结束。 更新换代 : 以新换旧。 更姓改物 : 指王朝更迭,改正朔,易服色。 更长漏永 : 漏:漏壶,古代的计时工具。形容漫漫的长夜。 庚癸之呼 : 庚、癸:军粮的隐语。原是军中乞粮的隐语。后指向人借钱。 更待干罢 : 意指怎肯干休。 更唱叠和 : 指相互以诗词酬答。同“更唱迭和②”。 丹垩一新成语的意思解释_来源出处_用法造句_拼音怎么读_形式语法_典故谜语_成语大全_成语大全
丹垩一新的拼音 dan e yi xin 丹垩一新的意思 丹:朱漆;垩:白土。油漆白土,粉刷一新、比喻面貌改变。 丹垩一新的来源 宋·苏轼《杭州龙井院讷斋记》:"台观飞涌,丹垩炳焕。" 丹垩一新的用法 丹垩一新的语法 丹垩一新的形式 abcd形式的成语 丹垩一新的造句 丹垩一新的典故 无 丹垩一新的谜语 无 匡正纲纪成语的近义词_反义词_成语接龙_相关词_怎么读_成语相关词_成语大全
匡正纲纪怎么读 kuang zheng gang ji 匡正纲纪的近义词 无 匡正纲纪的反义词 无 匡正纲纪的相关成语 不假思索 : 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不屈不挠 : 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东施效颦 : 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任重道远 : 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响遏行云 : 遏: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因地制宜 : 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大义凛然 : 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宁缺毋滥 : 宁:宁愿;毋:不;滥:过度。选拔人才或挑选事物,宁可少一些,也不要不顾质量贪多凑数。 匡正纲纪的成语接龙 纪渻木鸡 : 纪渻:人名。纪渻养的斗鸡,看上去就象一只木鸡。比喻一个人的修养超过了一般人的境界。 纪纲人伦 : 纪纲:纲法,制度;人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行为准则。封建社会中应遵守的法度纲常、行为准则。 纪群之交 : 纪、群:人名,陈纪是陈群的父亲。比喻累世之交情。 http://www.ldl2.com/post/110424.html http://www.ldl2.com/post/132374.html http://www.ldl2.com/post/266766.html http://www.ldl2.com/post/67779.html http://www.ldl2.com/post/166355.html http://www.ldl2.com/post/129383.html http://www.ldl2.com/post/197113.html http://www.ldl2.com/post/317887.html http://www.ldl2.com/post/324675.html http://www.ldl2.com/post/113380.html http://www.ldl2.com/post/171084.html http://www.ldl2.com/post/255338.html http://www.ldl2.com/post/59362.html http://www.ldl2.com/post/279632.html http://www.ldl2.com/post/287070.html http://www.ldl2.com/post/117116.html http://www.ldl2.com/post/122434.html http://www.ldl2.com/post/67320.html http://www.ldl2.com/post/234931.html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贝尔新闻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