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动漫 这两天,全网都在被一张图片刷屏。 11月4日,俞敏洪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文章,并配上如下文字: “教培时代结束,新东方把崭新的课桌椅,捐给了乡村学校,已经捐献近八万套。” 寥寥几句,道尽了新东方目前的困境。 这里面有遗憾,也有难以言表的自豪。 “双减”政策正式落地,新东方因业务调整,在全国开启退租模式。 大批崭新的课桌椅,还未来得及使用,便被拆成一片一片,遗留在各地仓库。 等待组装的桌椅 本就是为了孩子们而单独设计的课桌椅,不管从质量还是美观度,都是最佳。 就这样被丢掷一旁,着实有些惋惜。 成都学校的校长孙吉芯和俞敏洪商量,想把这些桌椅捐给乡村学校。 “我就希望这些东西能够发挥它的作用,别糟践了啊。” 不糟践,简简单单的一个心愿,成全了数万偏远地区的学校儿童。 郑州、西安、合肥、成都、宜昌、佛山、兰州、连云港、武汉、乌鲁木齐、太原、海口...... 卡车一辆一辆地走,课桌椅一批一批地捐。 截至目前,新东方已捐出73366套新桌椅。 很多学校在新课桌到来之前,使用的都是老式木制品,桌面被磨损得凹凸不平,手掌也很容易一钩就破。 而座椅既没有靠背,腿角还缺损了一块,须得拿纸垫着,才能保持基本的平衡。 孙吉芯本来十分心疼捐出去的课桌椅,可当他去到其中一所乡村学校时,才发现: 原来这件事情,这么有价值。 “他们原来的桌椅真的挺破的,教室环境也不太好,甚至我们的桌椅放进去,会感觉有些不搭调。 可你去那儿看了孩子们很兴奋的样子,和用上新课桌椅后的状态,就会突然觉得做这个事情很有价值。” 留耕中学的孩子们换上了新的课桌椅 向阳小学的孩子们用上了新桌椅 这些桌椅,对于新东方来说,是放在仓库的废品;可对于成千上万偏远地区的学生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宝物。 很多孩子听说有新的桌椅,纷纷跑到学校门口,吵闹着要迎接车子的到来。 “因为他们知道,这些桌椅里,有自己的一套。” 有人问,不就是捐了几套课桌椅,哪里值得全网大肆吹捧? 可是,如果你了解现在的新东方就会知道,这将近8万套课桌椅的背后,是无尽的心酸与悲哀。 “双减”政策的实施,新东方目前已是自身难保: 股价下跌九成,市值缩水近8成; 9月份,新东方旗下K12小班直播课机构决定全面关闭K12业务; 10月份,新东方在线发布公告,决定在11月末之前,停止经营内地K9业务; 甚至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有人提议,让新东方转型做托儿所...... 可即使这样,俞敏洪没有选择闲置、变卖、减缓压力,而是决定将这价值5000万的课桌椅无偿捐献。 无论他是否因为政策而选择捐献,这是他的一份善意,也是他对这个社会的一种回馈。 因为他本可以不这么做,但却义无反顾地做了。 作为一代人的记忆,新东方在很多90后的心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曾经的教育巨头,到现在的体面退去,俞敏洪即使身在低处,依然风度依旧。 有人说,俞敏洪是一个有情怀的商人。 这样的人,即使自己淋着雨,也想着为他人撑伞。 这撑伞的背后,是他的体面,也是他对世界的温暖。 这个社会,我们见过太多的悲欢离合,也懂得世界的冷漠无情。 我们明白人在低谷时的无奈落寞,却从未想过: 这个世界,真的会有一个人,在自己淋雨的时刻,也正努力为他人撑伞。 局势面前,大多数教培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 然而,很多企业在寻求转型的同时,仍不忘贡献绵薄之力,帮助他人。 高途教育,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后,便开始进行业务调整。 全国13个地方中心,在8月份全部关闭;线上课程暂缓整顿,全体教育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今年10月份,高途创始人陈向东先生在自顾不暇的情况之下,仍选择为家乡的一所小学捐赠了价值300万余元的款项、物资。 书籍、课桌椅、篮球架、铁皮柜、笔记本电脑......几乎我们能想到的必需品,高途都有涉及。 在此之前,高途已经低调为支援河南,捐款2000万元。 做了好事,掏了钱,却一声不吭。 高途一次又一次的充当好人,拼了命的往前冲,可明明自己都已经“自身难保”。 人在最低处,方能见格局。 像新东方、高途这些民营企业,用一次次的行动,只为将自己所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记得之前河南暴雨时,鸿星尔克因“野性捐款”被众人追捧。 当时就有网友说: “看看贵人鸟吧,这只傻鸟自己都负债35亿了,还要捐。” 原来,在河南受灾之初,贵人鸟“偷偷”捐了3000万物资,老板带着员工第一时间去到一线支援。 而这一系列动作,官博连消息都没发。 更令人感动的是,贵人鸟2020年度净亏损约3.8亿,今年6月份才刚刚完成破产重组。 就是这样一家风雨飘摇的公司,在国家有难时,咬着牙做出最大贡献。 有人说: “很多国产品牌就像老一辈的人,不懂营销不懂策划,但是一听国家有难,就会立刻掏出家底。” 汇源果汁在申请破产重组时,东拼西凑捐了100万; 东北制药卖着两块钱的维C,却捐出2个亿; 蜜雪冰城明明自己就是受灾“群众”,依然捐了2200万; 很多人都没听说过的白象方便面,捐出500万还不够,物资一箱一箱地往灾区运,最后连仓库都已捐空...... 困境见衷心,灾难验人心。 这些民族企业追不上时代的步伐,却始终脚踏实地,竭尽全力。 即使对于他们而言,这些钱不仅是善行,更是自己的救命稻草; 即使这些义举,早已超出了能力范围,他们依然义无反顾。 电影《革命者》中,李大钊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在中国的土地上寻找中国的答案,民众的力量必将摧枯拉朽。我相信,救中国,终究还是靠我们自己。” 深以为然。 无论何时何地,总有一种人,可以为了他人,牺牲自我。 即使身处低谷,仍然愿意为别人伸出援手。 张桂梅便是这样:一个历经千帆,却依然愿意为他人撑起一片天的女人。 张桂梅出生在黑龙江省的一个普通人家。 1974年,她受姐姐的影响,积极响应国家“奔赴祖国边疆、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去到云南支教。 而这一小小的任性,从此改变了她的一生。 她在云南遇到了一生至爱的丈夫,两人一起上学,一起工作。 张桂梅与丈夫 张桂梅每天漂漂亮亮去给孩子上课,生活幸福,事业顺遂。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6年,丈夫突然查出胃癌晚期。 尽管全力救治,张桂梅还是没能留住丈夫。 那时候的她,心情难过到了极点。 后来,她向上级提出申请,去到丽江市华坪县,成为华坪中心学校的一名老师。 作为丽江市的贫困县,华坪“重男轻女”的思想十分严重,很多女孩得不到良好教育,在很小时就被迫早早嫁人。 看到这种现象,张桂梅的内心萌生了一个念头: 要建立一所免费的高中,让所有贫困女孩都能走出大山。 可想法容易,做起来难。 从落地实施的那一刻起,便阻碍重重: 没有钱建学校,她便挨家挨户讨钱。 有人骂她疯子,有人说她骗钱,有人朝她身上吐口水,放狗咬她。 学校建成后,她又挨家挨户去做招生宣传。 山路崎岖难行,咯得脚底板生疼,可为了孩子们,她义无反顾,步行前进。 就这样,她建成了学校,有了学生。 可这些孩子们基础薄弱,为了让他们好好学习,张桂梅每天凌晨5点起床,盯着他们自习、上课。 老师的工作量也因此增加,因为高强度的工作,17个老师跑了9个。 在张桂梅的努力下,华坪高中连续9年高考总和上线率100%,一本上线超40%,在丽江所有学校中排名第一。 张桂梅却因多年过度操劳,身体每况愈下。 肺气肿、肺纤维、小脑萎缩、肿瘤疾病......张桂梅患有10余种疾病,每天要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疼痛。 医生诊断,她活不过两年。 她却笑着摆摆手: “我活两年就够了,我的初心就是救人,两年我能救多少人啊。” 身患重病到寸步难行,心中想的依然是如何救人。 有人问她,这样做值得吗? 她却回答: “我这辈子的价值,我不管怎么看,救了一代人的,不管是多是少,毕竟她们后面走的比我好,比我幸福就够了,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张桂梅付出一生,只为给孩子们一个重生的机会。 她用生命诠释了伟大的定义,将自己奉献给教育,却无怨无悔。 有人问:“如何看待俞敏洪的转型?” 一位网友的回答说的特别贴切: “退场时保留多少体面,返场时就有多少掌声。” 这份体面,是藏在内心深处的一种信念,也是做人的一种担当。 他将这份信念化为一次次的善举,哪怕经历最深的黑暗,也能为别人撑起一盏明灯。 当一个人拥有这样的胸怀气度,又怎会害怕暂时的沉寂; 当一个企业即使身处低谷,也能无畏牺牲,又怎会在意一时的寒冬。 为众人报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自由开路者,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 把别人当成自己,也把他人的困境当成自己的困境。 这是根植于人内心的修养,也是人性自然流露的善意。 这样的人,这样的企业,无论何时,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让所有人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志诚朴实,什么叫做真正的中国气质。 最后,借用俞敏洪在《朗读者》中的一句话: “痛苦本身没有什么意义,要看它对谁来讲。对于温室里的花来讲,那对它就是灭顶之灾;如果对一颗松柏来讲,它如果能够扛过所有的苦难,那就是财富。所谓松柏之志,经霜犹茂。” 愿所有人能在人生短暂的痛苦中砥砺前行,也在痛苦中伸以援手,帮扶他人。 你的一点善意援助,可能是他人继续前行的微光,是平凡却又弥足珍贵的温暖。 人生路上,心怀善意。 因为微善之流,可聚江海; 因为善意待人,也终将会得以善意回报。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贝尔新闻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