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拉斯空压机代理 文/遇见惠州 1995年,纺织女工陈卉丽为了和丈夫不再两地相思,决定来到了四川重庆的大足石刻博物馆,成为了一名文物监测员和讲解员。 大足石刻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在世界文化遗产。在这里,有着代表了公元9世纪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5万余尊石刻造像,被誉为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 在作为大足石刻讲解员的那些年里,陈卉丽带着许多的游客去感受这里神圣的、壮观的、慈悲虽在、容颜却改的石刻造像,久而久之,她内心深处的柔情无声中被深深触动了。 因为大足石刻是室外文化遗存,在千百年的冷暖交替、雨雾浸蚀中,崖壁逐渐出现了渗水的问题,岩体也慢慢地失去了稳定,还面临着石质风化、生物侵蚀、彩绘层和金箔层劣化等多种威胁。 陈卉丽看到这些造像日日经受风吹日晒,早已被“病害”侵蚀,满身疮痍,她难过啊。某一天,她抬头看着这些沉默不语的石刻造像,内心深处有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1997年,陈卉丽背着众人犹疑的眼光,决定学习馆内技术含量最高的技术——文物修复。 可是想和能做到,毕竟是两件事情。 当时陈卉丽想要尽自己的一点绵力保护这些造像,可是接触后才发现,真的不容易。 是的,修复文物,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仅需要有一定历史、考古、金石、化学的知识,还需要学石刻、铸造、油漆、色彩等实用技术。 当时已经30多岁、只有中专学历的陈卉丽不放弃,她就像一张白纸一样重新学习,她边干边学,白天向同事请教,晚上自己看书本,技术越来越娴熟。三更灯火五更鸡,命运对努力的人从不吝啬,终于经过5年的不懈的学习,陈卉丽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文物修复师。 修复文物的那些年里,陈卉丽的工作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而且在长期的工作中,陈卉丽总结出“望闻问切”文物病害诊断“四诊法”——“望”是看文物的断裂、破碎、表面情况;“闻”是嗅文物表面气味,看是否有污染霉变;“问”是向看护人员了解文物变化情况;“切”是用手指轻轻触摸感受文物是否疏松。 2008年5月,国家文物局确定的全国石质文物保护项目,其中的“一号工程”,就是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修复工程。 一个月之后,大足石刻博物馆的负责人找到了陈卉丽,安排她作为大足石刻研究院现场技术负责人,带领团队参与“一号工程”。 这个千手观音造像自雕凿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800多年间,千手观音见证了历史更迭。800多年间,时光也在千手观音造像上留下了痕迹。 面对着这个已经800多岁的病人,陈卉丽的内心既激动又激动。 激动是因为在还是大足石刻的讲解员的时候,陈卉丽就曾经带过很多人去参观过过千手观音像,那个时候的她看着这被称为“国宝中的国宝”的千手观音造像,内心只觉得金光灿灿的它真漂亮,当然,她也惊叹古人的智慧,要知道千手观音每只手掌的掌心都绘有一只眼睛,830只手层层叠叠地向观音主尊的左右和上方伸展开,状如孔雀开屏,斑斓夺目。这次,自己终于有机会修复它了。 可是当近距离勘测千手观音时,陈卉丽才发现,800余年风雨侵蚀,34种病害,千手观音像早已经胎体风化严重,抢救变得刻不容缓了。 普度众生的千手观音如今却难以自度,陈卉丽的内心变得沉重了起来。陈卉丽知道,这次的修复工作,无论是对自己而言还是对于文物修复界而言,都是一项挑战。 830只手病症各不同,残缺440处,为了“对症下药”,陈卉丽带领团队扎堆在修复现场,他们填写了1032张调查表、约350修复现场,手绘病害图297张,病害矢量图335幅,拍摄现状照片1300余张。 为了修补千手观音像,陈卉丽带领团队用了3年1000多天的时间,进行了实验100余次,才从10多种材料中提取剂量,找到最佳的加固剂, 为了坚守文物修复的真实性原则,在陈卉丽的带领下,团队的成员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查阅了很多的文献资料和佛教经典著作,不仅如此,他们还去了四川、河北、山东等地30多座石窟的观音像实地考察。 最后,他们决定采用了“可拆卸式”修复法,因为这个方法,不仅可以很好地保证造像艺术完整性,而且也为以后的人修复留下了空间。 为确保修复效果,夏天不能吹空调、冬天不能用烤炉,3000多个日夜里,陈卉丽和同事们长期嗅着刺鼻的材料味,粘得一身尘土,冻疮、蚊虫叮咬、颈椎腰椎病、化学试剂过敏…… 尽管这样,他们还是夜以继日进行抢修工作。 在这八年的漫长岁月里,陈卉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乎就只做了这件事情。到2015年,修复千手观音到工作终于验收完成了。 当看到修复后金灿灿的千手观音端坐莲花台,给世人带来的无限感动和震撼,陈卉丽禁不住眼眶湿润:“这辈子,值了!” 古人十年磨一剑,而陈卉丽已经不知不觉在修复文物的这条路上,走了20多年了。在她的心中,文物不是冷冰冰的石头,是无价之宝,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陈卉丽说:“文物修复,是我一生的修行。” 清人张潮曾在《幽梦影》写,“花不可以无蝶,人不可以无癖。” 是的,人的一生那么的漫长,与其每天碌碌无为,不如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然后投入进去,实在不行,那就在努力挖掘和发现现在自己做的事情里有趣的地方,只要这样,或许才可以一年四季,无处不欢喜,分秒都有趣。 人们常说:择一事,终一生! 有的时候不太明白怎么可以就这样一辈子只干一件事情呢,现在看完《党的女儿》中关于“石头御医”陈卉丽的故事,也许我们会对“择一事而从心”的境界,生出更深刻的体会。 你们说呢?odu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贝尔新闻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