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贝尔新闻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贝尔新闻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贝尔新闻网公众号

贝尔新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建筑业“碳中和”系列研究之六:成本疏导灰云散尽 抽水蓄能旭日东升

2021-10-11 发布于 贝尔新闻网
up直播

  本期投资提示:

  新能源蓬勃发展,储能是解决电力系统能源消纳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波动性强,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发展需要,储能将进入蓬勃发展阶段。截至2020 年末,我国储能装机占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比例仅为3.73%,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抽水蓄能具备技术成熟、度电成本低、装机规模大、安全运营周期长等优势。抽水蓄能电站是目前唯一达到GW级别的储能技术,度电成本0.21-0.25 元/(KW.h)(电化学储能度电成本0.6-0.9 元/(KW.h)),建成后其稳定运营期超过50 年,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解决新能源消纳最为成熟的储能方式。

  633 号文打破抽水蓄能行业约束,抽水蓄能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历史上我国抽蓄电站价格形成机制路径不清晰,致使市场参与主体投资意愿不强,2021 年5 月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发改价格〔2021〕633 号),将两部制电价机制改进为“以竞争性方式形成电量电价,并将容量电价纳入输配电价回收”的新型抽蓄电站价格形成机制,发改委同时明确提出抽蓄电站经营期内资本金内部收益率按6.5%核定,解决了长久以来制约行业发展的成本疏导问题,抽水蓄能行业有望进入蓬勃发展阶段。

  政策加码打开抽蓄行业空间,市场投资规模有望保持高位。2021 年9 月国家能源局印发《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 年)》,规划指出2025 年我国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6200 万千瓦以上,2030 年投产总规模1.2 亿千瓦。根据发展规划测算,保守预计2021-2030 年累计新投产装机容量8751 万千瓦,对应投资金额4973 亿元。

  投资分析意见:抽蓄电站投资主要集中在设备采购(24.1%)和建筑安装工程(35.6%)两部分,与其它建设项目不同,水利水电建设具备一定复杂性,资质和项目业绩壁垒突出,市场主要由头部企业占据,重点推荐中国电建、中国能建和粤水电。

  中国电建:全球水利水电建设龙头企业,公司在抽水蓄能领域拥有较为丰富建设经验。截至2020 年末,我国已建3249 万千瓦抽水蓄能装机容量中,中国电建承建33.3%,在建5393 万千瓦抽水蓄能装机容量中,中国电建承建44.2%,处于市场龙头地位。公司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运营业务,预计“十四五”电力运营板块装机总量由16.1GW升至46.1GW。

  中国能建:公司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特大型能源建设企业,拥有较强技术实力和项目经验,先后参与了国内多个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国内抽蓄电站已建项目中,中国能建承建9.2%,在建项目承建6.7%。公司换股吸收合并葛洲坝,有望实现集团内部资源全面整合,消除潜在同业竞争。

  粤水电:公司深入当地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先后参与建设了清远抽水蓄能电站和阳江抽水蓄能电站。公司不断加强清洁能源发电市场布局,2020 年发电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8 亿元,同比增长31.0%,营收占比同比上升1.62pct 至11.8%,毛利占比提升10.9pct 至63.8%。截至21 年上半年末,公司总装机规模达1517MW,其中风+光装机容量占比在80%以上。

  风险提示:抽水蓄能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新签订单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文章来源: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贝尔新闻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贝尔新闻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贝尔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贝尔新闻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