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贝尔新闻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贝尔新闻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贝尔新闻网公众号

贝尔新闻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国内疫苗严重告急,不再提供第一针新冠疫苗?官方的回应来了

2021-09-28 发布于 贝尔新闻网
梦幻西游 http://www.fssj.net

  自5月21日,广州又出现了本土确诊病例。75岁的阿婆莫名中招,仅一周时间内,广州荔湾疫情传播链又增加六名感染者。当地居民不免慌张起来,接种疫苗的地点开始排出长队,于是有人表示,第一针疫苗数量是不是已经告急,国家产能是不是无法供给第一针了?

  官方:不实消息,现阶段优先接种第二针

  我国的疫苗出口数量稳居全球榜首。现阶段,国内偶尔会出现零星确诊病例,有危机意识的公众开始自发地接种疫苗。防疫站的工作人员更是从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广州荔湾也开始对百万人民进行大规模的核酸检测。

  

  越是需要万众一心,越有流言蜚语的出现。总有人暗戳戳地放些不确切的消息,通过引起大家的恐慌获取满足感。随着广州疫情传播链上人数的增加,一些"6月9日之后停止接种疫苗第一针"的消息开始广为传播。

  当地人心惶惶,疫苗服务中心的排队人数愈发增多。广州市花都人民医院的黄护士,一小时内连续不断地为60人接种新冠疫苗,直到手因为开瓶盖被磨出血。即使这样,需求疫苗的人数只多不减,医护人员的压力骤然增加。

  广州卫健委的工作人员对有疑问的市民做出回应,停止接种第一针根本无稽之谈,只是防疫阶段上,国家统筹安排疫苗接种时间,全力保证第二针接种人群的免疫效果。

  为什么优先第二针的接种?

  原因很简单,因为前期接种第一针的人群已经进入接种第二针的时间。目前我国疫苗既要保护国内又要出口国外,虽然市面上已经有五家疫苗供应商,但新冠疫苗的市场仍然供小于需。

  

  三月份以来,各省都开始稳步进入疫苗接种期,不少人员已经处在接种第二针的阶段,但广东等地出现的确诊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明显催化疫苗接种的速度。第一针接种人群数量明显高于第二针,如果排队接种疫苗,第二针人员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等待排队时间。

  家在广州的张先生,就曾表达过无奈,自己接种第一针时很顺利,用不着排队。现在情况大不相同,只要一到防疫站,就看见密密麻麻排队的人群,不由地打退堂鼓。"毕竟还是养家糊口的人,总是请假排队可不行。"

  不仅只有广州一地实行"短期全面接种第二针"计划,全国各地都会遵从这个安排。安徽、贵州等地有发通告,为需要第二针人群提供快捷通道,同时尽可能安排第一针的接种工作,工作重点短期内有所侧重,避免第二针人群因为错过接种时间影响我国的群体防疫。

  

  接种任务有优先,防护工作才能稳步进行

  现阶段群众接种疫苗的热情较高,但基层医护工作人员的任务量会加剧。接种任务短期内有所侧重,可以暂时缓解护士的接种压力,保证基层防疫工作不会出差错。

  另一方面,国家一直在强调建设疫苗防护屏障,实现中国人民的"免疫长城"。要想完成这个任务,首先就要从完全接种疫苗开始。现在各地使用的疫苗大多是两针,接种完第一针后还需要两周到四周的时间才能接种第二针。

  考虑到人体的适应性,第一针产生抗体的速度比较缓慢,新冠病毒的抗体浓度比较淡薄,虽然有60%以上的防护率,但对于现在病毒的变异和发展速度而言,明显不够用。

  为了让身体的免疫系统能够更深刻地记忆性,维持更长时间的体内的抗体浓度,就需要人群接种第二针,使疫苗防护性达到96%以上。

  

  要想实现社会的安全,防疫工作还是要稳扎稳打进行。群众要相信政府的工作能力,平时做好防护,不用盲目排队急于接种。等到短期第二针工作安排顺利后,专家预计七月份将会全面推进第一针接种工作。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 贝尔新闻网
    1970-01-01
贝尔新闻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贝尔新闻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贝尔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贝尔新闻网 X1.0@ 2015-2020